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授课教师:赵海军
教师团队:赵海军、赵玉江、杨洪兴、王海鹰
教学班级:秘书19414、文学19403-04
员工人数:95人
课程总体情况
一、教学模式:
直播+数字资源
二、平台选用:
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学习通,以教师直播为主,学习通优质在线教学资源为辅。
三、学习流程:
四、教师团队助课:
发挥教师团队的优势,主讲本门课程的四位老师互相听课、助课,协助主讲教师在评论区互动、答疑、补充讲解。(为了减轻大家负担,不做硬性要求每次课都参加,尤其是外聘老师。)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在线直播授课这个优势,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协助主讲教师进行答疑、和员工互动,增加课堂的容量,提升网络直播课程的效果。
2
以第二专题第一讲:“唯物论——世界的本原”为例
课前:
通过QQ群以及超星学习通发布学习任务,提前10分钟分享腾讯课堂直播链接,提醒员工及时进入课堂,在等待同学进入课堂过程中播放音乐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小视频;
课中:
1.腾讯课堂发布签到,打开摄像头,采用“画中画”方式出境。同时,本次助课教师杨洪兴进入课堂,观摩授课并与员工互动进行助课。
2.课程导入:提问,同学们,我们小时候是否问过父母,:“我从哪里来的呢?”父母又是如何回答大家的?
员工在评论区回答,教师总结:
我从哪里来——对人类及其世界起源追问的开始;我要到哪里去——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寻。这些问题其实反映了人们心中的一个疑惑: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其本质是什么?我们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就是哲学所说的世界观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世界观与哲学。在评论区,由杨洪兴老师帮助解答员工的问题,引导员工理解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3.课程展开:围绕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引出哲学的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讲解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4.课堂小测验:利用腾讯课堂“答题卡”方式,发布选择题,测试员工对刚才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
5.课堂讨论:采用举手连麦的方式进行。提出问题,第一,“梦”是物质形态吗?第二,“道德”、“法律”是物质形态吗?第三,网络游戏中的装备是物质形态吗吗?
教师总结:“梦”不是物质形态,是人的意识活动。“道德”、“法律”本身不是物质形态,是社会意识,但形成文字、书籍的法律条文,则是以文字、纸张等物质性的形态存在的。任何意识都必须具有 物质外壳才能为其他人所了解。网络游戏中的装备是物质形态。是以数字符号形式存储在网络终端的客观实在。杨洪兴老师进一步解释如何判定一个事物是不是物质形态。
6.课堂小游戏:播放两幅不同的照片,让员工回答自己首先注意到了哪一幅,引导员工理解意识具有选择性。
7.布置学习通自主学习内容及任务点,直播精讲结束,进入学习通,发布签到、主题讨论、同时发布章节任务点。
8.利用“选人”功能抽查员工是否在线学习,在QQ群、学习通班级群进行辅导答疑。
9.宣布下课并提示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课后:
通过QQ群、学习通发布下次课预习内容,提示员工进入学习通平台“资料”文件夹查看教师上传的教学案例、观看本门课程统一选用的北师大熊晓琳教授主讲的本次课相关视频、完成相关内容的习题。教师解答员工提出的问题。
员工反馈
1. 喜欢赵海军老师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2. 喜欢其他老师在评论区帮助主讲教师回答问题和员工互动这种教学方式。